学院动态
学院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研习南粤:我院红色金融调研团把思政课“搬”进红色热土

编辑:顾哲瑜 发布时间:2025-08-27 浏览次数:

近日,广外金融学院师生一行深入粤东汕头、梅州、汕尾,开展为期15天的红色金融专题调研。本次调研以粤东革命老区红色金融文化传承与创新为核心主题,旨在将党建育人、专业实践与红色基因传承深度融合。调研团立足金融学科特色,通过历史溯源、实践创新、政银学协同三大维度,系统梳理粤东地区从革命烽火到乡村振兴征程中红色金融的演进脉络与当代价值,探索党建与专业融合育人的实践新路。


红色金融调研团出征仪式


汕头:寻侨批红色金融密码,探汕头家国汇兑情怀

红色金融调研团首站深入汕头,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汕头的足迹,聚焦独特的侨批文化。在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张浩带领下,调研团赴汕头大学聆听专题讲座,系统梳理银信合一的侨批如何在战火中依托宗族网络构建跨国信用体系,感受其爱国爱乡、守信重义的精神内核。随后调研团前往中国人民银行汕头市分行,与汕头人行统计研究科、汕头中行华侨试验区支行围绕华侨资金跨境流动便利化、政策落地优化等核心议题展开专题座谈,共议赋能华侨金融升维战略,搭建起政银学长效协作桥梁。文化溯源环节,调研团在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侨批文物馆凝视历史真迹,重温202010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此考察时的殷切嘱托。这些跨越百年的"侨批",既记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也彰显了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传统美德。调研团此行深入挖掘了侨批蕴含的红色金融信用价值,将侨批所承载的家国担当转化为生动的思政素材,努力为新时代金融发展汲取精神力量。研习南粤文脉线,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金融文化根脉的传承与创新。


调研团成员在汕头大学进行调研

调研团在人民银行汕头市分行进行调研

调研团成员在侨批文物馆录制微党课


梅州:探寻红色金融历史,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在梅州,调研团积极响应蕉岭县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共青团蕉岭县委书记何伟东为调研团授旗。在启动仪式上,广外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徐昶斌书记作为高校代表发言,提出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向远笃行三点期望。通过田野调查和口述史整理,调研团梳理了蕉岭红色金融历史脉络,重点考察了红色金融基因在乡村振兴中的现代转化:深入走访蕉岭农商银行三圳支行,与行长及金融特派员交流整村授信普惠金融模式。该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信用评定,创新运用应收账款质押、灾后快速贴息贷款等政策,实现贷款秒达,精准支持特色种植产业。调研团还实地调研了芳心村葡萄园、长潭镇白马村一粒米农文旅综合体,了解悦农e线上平台服务及红色研学+采摘等文旅融合新业态,探索金融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为当地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调研团走访米香中心


汕尾:追寻红色金融根脉,赓续服务实体基因

在汕尾,调研团在学院党委副书记张璇带领下深入汕尾革命老区,溯源红色金融初心。汕尾党校副校长丁义辉、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教研部主任郑向东等一行专家与调研团开展深度交流。专家深度解读首家苏维埃银行——海陆丰劳动银行的历史价值,其自下而上的制度设计、服务生产、扎根群众的核心原则,为当代金融树立了历史坐标。实地探访中,调研团走进红宫红场、彭湃故居、得趣书室、赤山农会旧址及劳动银行旧址(现海丰县图书馆),通过研读文献、观摩文物,深切触摸红色金融金融为民的初心起点与实践基因,体悟其服务实体经济、创新求变、普惠民生的精神血脉对新时代金融发展的深刻启示。


调研团与专家学者座谈交流

调研团在汕尾市海丰县红宫红场查阅相关文物

调研团成员在劳动银行旧址录制思政微党课


这是一次金融专业的现场教学,更是党性教育的淬炼之旅。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徐昶斌总结道,学生在汕头体会信用体系的力量,在梅州见证普惠金融的实效,在汕尾感悟制度为民的初心,实现了专业知识与红色基因的深度融合。


返程途中,调研团成员黄文宪的笔记上留下这样一行字:从劳动银行的劳动券到手机银行的秒批贷,技术更迭从未改变金融为民的初心本质。粤东大地淬炼的红色金融智慧,为青年传承指明方向。师生们用脚步丈量红土,以专业解码历史,将热忱注入当下,为赋能乡村振兴贡献了青年智慧与广外方案红色金融调研团此行,不仅是一次跨越历史的专业实践,更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让百年金融智慧的火种,点燃更多青年的报国理想。





图文:金融学院

编辑:广外金融党建宣传部

初审:屈凡恺

复审:张璇

终审:徐昶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