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切实加快大学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进程,金融学院围绕“构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的活动主题,于2025年10月举办第十九届“本科教学质量月”系列活动,全面深化本科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巩固本科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以优质的本科教学固底蕴、强特色、提水平,推动新时代本科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我院举办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暨AI赋能本科教育教学专题讲座
10月23日下午,我院在大学城校区教学楼B409举办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暨2025年本科教学质量月活动之“AI赋能本科教育教学”专题讲座。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超星淡雅集团区域经理胡湘夷、课程顾问梁璐以及我校教务部副部长唐静到会指导。会议由我院党委书记徐昶斌主持。

会议现场
在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环节,徐昶斌以“锚定金融强国目标、强化使命担当作为”为题,围绕“政治理论学习赋能学院‘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展开阐述。他强调,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我院将组织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做好我院“十四五”总结与“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通过领学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关于人工智能发展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徐昶斌强调人工智能赋能各领域工作的重要性,他以时间为序展示中国在 “AI+高等教育”的举措。他结合典型应用场景案例,着重介绍了部分高校在“人工智能+高等教育”的智能助研、智能助教、智能助管、智能助学的具体举措、解决痛点及成功经验。最后,他引用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杨宗凯教授《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新特征、新范式与新路径》一文中关于教师的数字素养的观点,对全院教师提出应培养“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实践、数字社会责任、利用数字化发展专业的能力”的期望要求。

徐昶斌作领学发言
梁璐结合超星参与的教育部“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作了“AI赋能智慧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创新的实践探索”专题讲座。她从智能体、任务引擎、一体化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了超星智慧课程的特点。其中智能体主要包括AI助教、AI知识库、学习助手等个性化配置,实现数据融通一体化智慧教学;推出的任务引擎能支持多种教学模式设计、个性化学习和精准评价,打造“一人一案”人才培养模式;一体化则是从内容组织、教学过程、教学工具、学习支持、分析评价5个要素,贯穿课前、课中、课后,最后,从3D虚拟展厅的展现,到丰富教学数据的运行,再到数字教材的成果转化,全方位全过程打造智慧课程。

梁璐主讲专题讲座
学院副院长邓超为本次学习作小结发言。他强调,各位老师要勇于拥抱时代变化,主动了解、学习新技术,利用学校提供的新工具赋能个人教学教研工作,以期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新的成果。

邓超作小结发言
金融系
活动一:金融系教师观摩听课
10月31日上午,金融系教师走进F411教室金融系张瀚文老师的《微观经济学》课堂进行观摩。张老师上课提纲挈领,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浓厚兴趣。同时,老师们就目前人工智能辅助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交流,为提高教学质量提出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张瀚文老师授课现场
活动二:金融系师生交流座谈会
10月30日下午,金融系师生在院系楼402室召开座谈会。金融系主任许振国和金融学学生代表就同学们主要关心的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学习和生活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座谈会上许主任勉励同学们遇到问题积极与老师和学院及时沟通,形成师生间有效信息沟通,及时解决日常碰到的各类问题。

金融系师生交流座谈会现场
保险系
活动一:保险系师生座谈会
10月23日下午,我院保险学专业在院系楼401室成功举办了师生教学座谈会。座谈会由保险学系主任丁宇刚主持。本次座谈会以“深化沟通·共促成长”为目标,特别组织专业教师代表与各级学生代表,围绕教学方法优化、课程内容适配性及就业指导精准化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学生们结合自身学习体验,分享了对于理论课程与实践衔接的观察,也反馈了就业市场动态感知、职业规划指导需求,以及对部分教材时效性、课程设置与行业前沿匹配度的思考;教师代表则针对疑问逐一回应,并就教学改进方向与学生展开互动交流。此次活动不仅为学生畅通了“问题反馈-答疑解惑”的渠道,更搭建起常态化、多维度的师生协同育人平台。

保险系师生座谈会现场
活动二:保险系教师相互听课活动
在本月教学质量月活动中,保险系紧扣“以评促教、以研提质”主线,创新推出“互听互评+专题研讨”双轨提升机制,系统推进教学水平优化。系内组织教师开展跨年级、跨课程的常态化推门听课活动,覆盖多门核心课程,听课重点聚焦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课堂互动设计的有效性及数字化教学工具的实操应用。此次活动不仅搭建起教师间“取长补短、互学共进”的交流平台,更通过教学经验的沉淀与方法的迭代,切实推动教学质量提升。这些举措体现了学院对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视,并通过实际行动,不断推进新文科建设。

保险系教师授课现场
金融工程系
活动一:金融工程系教师相互听课活动
课堂教学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为响应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金融工程系近期组织了教师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旨在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升课堂实效。活动中,教师们深入彼此课堂,互相汲取教学经验。研讨重点聚焦于实践性课程,特别是《Python编程》(专业课)与《Python大数据分析与深度学习》(校通选课)。教师们围绕如何将编程技能与数据分析思维有效结合,以更好地满足金融工程专业的实际需求,展开了深入探讨。此次活动不仅促进了教师间的专业交流,也为优化课程体系、向学生传授更贴近行业前沿的知识与技能提供了有力支撑。

张群老师授课现场

钟茜老师授课现场
活动二:金融工程系师生交流座谈会
10月23日下午,金融工程系在教学楼B409室举办师生代表座谈会。系主任梁裕珩与学生代表们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交流。学生代表们围绕课程教学、升学就业指导、课程安排及未来培养方案优化等议题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同学们普遍希望,课程设置能够更灵活地适应当下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增加实践类课程与前沿知识的比重。在谈到新版培养方案时,同学们建议应更加注重职业发展路径的指导,期望通过增加行业专家讲座、强化就业辅导等环节,为学生的个人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持。此次座谈会为金融工程系优化教学管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
投资与理财系
深化产学研合作 共探金融人才培养新路径
投资与理财系教师团队赴中金财富证券开展专题调研
10月22日,为把握国内金融行业前沿发展态势,深化校企协同机制,促进产学研用有机融合,我院投资与理财系由系主任周利教授带队,组织骨干教师及本科生代表一行11人,赴中金财富证券有限公司广州华夏路营业部(以下简称“中金财富”)开展实地调研与学术交流。本次调研以搭建学术理论与行业实践之间的桥梁为宗旨,旨在为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增强科研实践价值汲取有益经验。

座谈会现场
调研团队受到中金财富相关负责人的热情接待。座谈伊始,营业部副总经理林志敏系统介绍了中金财富在党支部建设方面的实践探索,重点阐释了数据技术在党建工作中的赋能机制与应用路径。随后,私人财富顾问负责人张思羽详细阐述了广州营业部的发展历程、战略规划、核心业务架构,以及在金融科技融合、资产配置服务与投资者教育等领域的创新举措与成效。她特别指出,在当前经济转型背景下,财富管理行业正加速向专业化、数字化与个性化方向演进,对高素质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金融学院院长助理刘浩副教授对中金财富的周到安排与专业分享表示感谢,并就学院及投资与理财系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等方面的特色与成果作了系统介绍。《财富管理》课程负责人杨碧云教授围绕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将前沿市场实践、技术应用与业务模式有效融入课程教学与科研设计,与中金财富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吴柏毅副教授结合其深厚的量化投资教学积淀,围绕ETF基金量化策略的构建方法论,与中金公司负责人展开了深入探讨。金投24级本科生张思章积极参与互动,就“如何系统提升专业素养,成长为符合行业需求的金融人才”提出问题,展现出我院学子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学习态度。
在专题研讨环节,双方围绕以下议题展开了充分交流:
(1)人才供需对接机制:聚焦财富管理等领域对未来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与职业素养的具体要求,为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模式改革提供行业依据;
(2)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讨共建学生实习与实践平台的可行路径,拓展学生接触前沿业务、提升实务能力的有效渠道;
(3)产学研协同合作:初步沟通在金融科技、资产配置策略、市场研究等方向联合开展课题研究与项目合作的潜力,推动学术成果向实践应用转化。
本次调研活动成效显著,不仅为我院师生深入了解头部券商运营实践与人才战略提供了重要窗口,也为推进双方持续深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投资与理财系将系统梳理和总结调研成果,切实转化为推动教学改革、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具体举措,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与社会服务能力,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学术智慧与专业力量。


与会人员合照
图文:各教学系、谢燕贞
初审:龙志成
复审:邓 超
终审:徐昶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