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风采

金融梦海航迹∣黄诗喆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访学心得

编辑:顾哲瑜 发布时间:2025-03-24 浏览次数:

心越经纬,知行拓界



姓名:黄诗喆

专业年级:金融学院金融2402班

交换院校:悉尼大学


01

初衷

我从小就对澳大利亚充满着向往,课本里的悉尼歌剧院,独特的贝壳造型在阳光下闪耀着艺术的光辉,还有阳光海滩——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间。大概从初中开始,我愈发渴望走出国门,去不同的国家探索学习。此次寒假能前往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参加商务沟通与领导力项目,对我而言是个绝佳契机。我期望在这所知名学府里,精进商务知识,锤炼领导力,沉浸式体验澳洲文化,学贯中西,拓展国际视野,为未来发展筑牢根基。


02

学习体验

悉尼大学的校园最标志性的建筑“The Quadrangle”,哥特式的建筑,斑驳的廊柱,细碎的光斑,见证了凝固的历史与前沿的创新。全英小班式教学,自由的座位布局,西式教学模式,围绕小组开展,课后作业和堂上互动用到PADLET可以很清楚获得信息,与老师同学互动,鼓励我自信开口。

老师在自我介绍时就添入了关于商务沟通的环节,引导我在商务情境中正式介绍自己,如何突出个人优势。特别地,还模拟了一对一的商务沟通环境,自信大方展现自己的优势。课程还介绍商务沟通的各类注意事项,如跨文化工作环境的注意事项,电子邮件格式及语言运用,不同情境下寻求帮助等;对于领导力这个主题,贯彻在课程始终,介绍多种领导风格及其利弊,营造“领导-职员”商务沟通合作环境,以及各种小组合作活动游戏,再到后来双人依照商务及领导力相关话题完成每周一次的报告展示......在口语表达和自信的提升中,我实现了从执行者到领导者的自我突破。

在不同的教学模式下,我从不同的文化视角学习了商务交流策略,理解了领导者的角色定位与决策逻辑,锤炼领导者思维。全球化时代下,真正的竞争力源于开放的心态、跨界的视野与持续的创新力。此次悉尼大学14天的学习旅程,将成为我求学生涯永不褪色的里程碑。



03

探索悉尼

在课后与周末的时光,我像探险家一样丈量着悉尼的每个角落:

悉尼歌剧院与海港大桥,初见时被歌剧院的贝壳造型震撼,傍晚坐在环形码头看夕阳为大桥镀上金边,渡轮划过海面,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邦迪海滩的蓝:第一次在南半球的夏末踩上细沙,看冲浪者追逐浪花,连风里都带着自由的味道。关于岩石区的老城故事:穿梭在砂岩建筑与周末集市间,听街头艺人演奏《Nothing gonna change my love for you》,历史与烟火气在此交融;以及达令港的夜:霓虹点亮港湾时,绽放的烟花,远处摩天轮的光晕倒映在水面,成了手机里最舍不得删的照片。悉尼的人们,松弛、自由,大片的草坪和大片的沙滩都是他们和家人朋友闲坐说笑的场所;还有随处可见的跑者,尽情享受着阳光和户外......在这些鲜活的文化切片中,我找到了发自内心纯粹的快乐。



旅程的收获

首先感谢广外给我这么好的机会,提供全球化视野的绝佳平台,增长自信,学习交流跨文化商务知识。

心越经纬,知行拓界。飞机离开金斯福德·史密斯机场时,舷窗外渐远的城市轮廓让我突然懂得,为什么悉尼被称为“南半球的明珠”。这两周像一场精心编排的交响乐:访学是严谨的乐章,城市探索是跳跃的音符,而生活其中的人们,则是让旋律流淌的永恒节奏。在大好年华,我在知与行中深深体验到了悉尼的风土人情,学习环境,项目收获将伴随我未来求学求职之路,是我人生中珍藏的美好回忆!






图文:黄诗喆

排版:屈凡恺 欧阳聖杰

初审:顾哲瑜

复审:邓超 张璇

终审:徐昶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