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风采

优秀毕业生专访(公务员篇)丨践行致远——保险2001班陈志钧

编辑:顾哲瑜 发布时间:2025-07-31 浏览次数:

春光和煦,岁月如歌,在广外金融学院的沃土上,一代代学子以奋斗为笔,书写着青春的理想篇章。我们以金融学院学子的多元成长路径为蓝本,设计了「公务员篇」「企业篇」「升学篇」三大栏目,呈现毕业生发展的多维图景。


本期优秀毕业生专访为「公务员篇」,据悉,近两年学院已有7名同学先后考入各地金融监管局。本次,我们邀请到了保险2001班陈志钧——一位以践行致远为信念的追光者。从探索学术到躬身实践,从平衡双学位到叩响公务员之门,他用四年积淀与一路坚持,诠释了自驱力选择力的成长密码。


.个人简介

姓名:陈志钧

专业班级:保险2001


本期封面人物——陈志钧


陈志钧,曾任保险2001班长、团学学术部干事。大二修读了法学双学位,曾获校级二等奖学金、校级三等奖学金以及珠江人寿三等奖学金,挑战杯和互联网➕项目曾获院级、校级奖项。目前在国家金融监管局总局惠州监管分局任职。


.外有生初长成


Q:为什么选择广外?选择金融专业是出于对未来的什么期许呢?是否有实现自己入学前给自己设立的目标或者理想呢?

A:选择广外是因为可以冲刺比较想学的专业,在修读了金融专业后我发现我对金融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入学前我想在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并没有其他特别的目标和想法,但是在大学阶段不断经历了一件又一件事情后,有了许多思考和感悟,最终毕业时完成了我最初设立的目标——一份满意的工作。


目标是驱散未来迷雾的灯塔。——陈志钧


Q:刚入大学有没有不适应的情况,你是如何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呢?

A:大学和高中的节奏完全不同,大学给我的感觉是一个试错成本非常低的阶段,一切都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无论是想找好工作、考公、考研深造、出国留学等等,大都是自己决定要完成这个目标,并就结果导向来拆分自己每个阶段应该完成的事情。这其实就已经是一个出来社会的模式了,只有自己才是最决定自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才是自己未来的第一责任人,不像高中有明确的分数导向,一切都要自己主动去探索,自己对自己负责。

可能因为我比较好动也比较喜欢和无论老师、同学、长辈交流,许多人都早早将这个道理与我道明,我也从中发掘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自觉是过好大学生活的钥匙。——陈志钧


陈志钧在学院纪念建党100周年活动中的合影


.吹尽狂沙始到金


Q:金融学院的学术、人文氛围如何?给你何种比较特别的体验呢?学院给了你哪些帮助呢?

A:我觉得金融学院的学术氛围是非常浓郁的,无论是大挑战杯的学术比赛,还是本科生参加导师课题的金鹰计划,都提供了非常多渠道让学生可以接触到学术的生活,提前认识做学术的魅力。同样的人文关怀也是非常浓郁的,比如朱华琳、余艳莉老师,辅导员张桂馨老师、保险党支部书记刘洁老师等许多老师都非常愿意帮助我们。与老师们交谈可以学到许多课本上收获不到的知识与信息。


金融学院是我心中的温暖港湾。——陈志钧


Q:参加过什么部门/社团以及社会实践经历/实习,这些经历对你的成长有哪些帮助呢?

A:大一的时候担任过金融学院团委学生会的干事,也和19届的学长学姐们一起共同完成三下乡的实践活动。大二开始我和一群热爱写书法的朋友们一起组建了一墨相承的书法团队,一起共同参加派送春联、教社会小朋友写书法、与图书馆合作写书法等等活动,大三的时候去海通证券实习了三个月。

这三段经历都让我收获很多,尤其是因为兴趣驱动而做的书法团队的活动,让我明白将兴趣转化为实践、在工作中找到乐趣这种极好的工作方式,以兴趣为导向让我有极强的自驱力去完成这件事情,而不同与为了完成而完成的枯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陈志钧


Q:有过哪些困难和烦恼/迷茫,你是如何解决,如何度过的?

A:其实大学每年都有不同的困难和烦恼,大一因为参加太多社团无法平衡好学业,大二因为多修了法学专业压力更大,大三因为实习与考研等等。其实很多现在回过头来看困难解决的方法早已被人道出且证明可行,那就是停止胡思乱想,按部就班地去朝着目标做该做的事情。在跟着已经成功考研上岸、找到好工作、考公成功的学长学姐的经验来做,其实就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心中的焦虑了。


坚持,坚持,还是坚持。——陈志钧


Q:能否分享一下自己的学习经验?

A:我个人的学习经验其实还是比较笨的,我喜欢先把整门课程的逻辑框架搭建起来,再将每部分的底层原理搞清楚后,通过做题巩固原理的应用。我之前微观经济学也是差不多这样学的,把每个公式代表的意义给掌握好,遇到题目后就将对应的公式拿出来套用就好了。


学习要掌握方法。——陈志钧


.轻舟已过万重山


Q:你如何看待考研和就业?能谈谈你当时的想法吗?

A:我个人其实是更想考研的,但是不会选择二战。我自己的想法为考研最终的目标是为了更好的就业,如果有比较好的机会能直接找到不错的就业我会直接就业,但不会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二战上


选择在就业中很重要。——陈志钧


Q:请问在考公这座独木桥上你有什么建议可以给到学弟学妹们呢?

A:我当时报考的单位考试考行测申论外还有一门专业课,且占比很大。得益于我的专业基础比较扎实,比较幸运进面了。面试方面,主要还是需要找人做全真模拟面试,一直面到麻木且能脱口而出。我在最开始准备面试的时候也因为紧张害怕到说不出话、说出自己都无法理解的话,不过大概高强度练两三周就基本可以做到面试脱敏了。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陈志钧


Q:临近毕业,你是如何调整心态及就业策略的呢?

A:这个其实可以参考上面第六个问题的回答,我基本上是先问各种去向的学长学姐对自己现状的评价,再结合自己选择一条路后,按部就班地去完成每件事情,这样心态会没这么容易焦虑。


直面焦虑,打败焦虑。——陈志钧


陈志钧毕业合影


.观点分享 学长有话说


Q:面对如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你认为金融专业的未来是怎样的,该去向何方呢?

A:我觉得具有专业的金融素养才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的运行逻辑和看待这些事情,在未来金融专业也会更为重要的学科。当然具体到每个个体的话可能会有各种各样不一样的就业方向,我觉得只要能将金融专业的逻辑思维套用到工作中,那金融就是学而有用的。


金融是学而有用的。——陈志钧


Q:学习成绩在未来就业时的重要程度?如何帮助同学们摆脱毕业就OK”的心态呢?

A:我认为还是比较重要的,在投简历面试时,学习成绩就是学生阶段能力最直观的量化指标,虽然学习成绩与工作能力不一定直接挂钩,但是它体现的是一个人学习新东西的能力。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学习新东西能力的高低,将决定了招聘一个人未来工作能力转化的快慢。


成绩对就业有直接和间接影响。——陈志钧


Q:回顾你的大学生涯,支持你不断前进的最大动力是什么?

A:我觉得还是以兴趣为引导的自驱力吧,在接触了各种各样不同的知识后我会有一种想把它弄的更懂的想法,想把未知转化成已知,这让我有比较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自驱力推动成长。——陈志钧


Q:提前做好未来的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是有必要的吗?若有,我们应该如何寻找未来发展的方向呢?

A:我觉得是有必要的。更早明确自己未来的规划会让自己能有更充分的时间朝着目标去准备。可以多尝试与老师、辅导员、师兄师姐沟通聊天,了解未来可能有的选择方向,再自己多方位了解搜寻该规划的实际工作、生活状态等等是如何的,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等等提前通过实习等方式实际接触,切身感受是否适合自己、是否与预期的一样。如果不喜欢或者与期待又差就再重复以上方式多多尝试,总会找到有一个适合自己让自己满意的。决定之后就朝着目标方向努力就好了。


提前,赢得未来。——陈志钧


Q:最后谈谈现在参加工作后的感受吧!

A:目前来说我对我的工作还是很满意的,可以将我在金融学院所学的知识用于实际,并且实实在在接触市场上的事情。这对我而言一切又都是全新的但又无比熟悉,再次激发了我对新事物的探索欲,说实话我还挺爱工作的状态的hhh


将知识运用到实践是一种快乐。——陈志钧


前段时间看到雷军造车的一段slogans,我非常喜欢,同时我觉得和我今天想表达的意思很一致。只要我们开始追赶,就在赢的路上。只要开始朝着目标去做,就相信自己按部就班完成计划,不必焦虑焦躁。我认为这是我最能解决焦虑的办法。









特别鸣谢:陈志钧

图文:陈志钧 屈凡恺

编辑:唐玮蔓 敬子琪

初审(校):张桂馨 屈凡恺

复审(校):张璇

终审(校):徐昶斌